顾名思义,零差价就是零利润销售,进价和售价一致。在多数百姓心中,这是件为民省钱的大实事。其实早在2007年,山西省就先后有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水零差价。
"零差价"究竟只是盈利的噱头?还是真能给百姓带来实惠?12月29日,本报记者对话全省试行零差价的先锋人物--太原市杏花岭区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侯彦。
山西晚报:实行零差价,承诺186种药品无利润销售,当年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何评价"零差价"的效果?
侯彦:效果要靠老百姓来评价。现状是,目前我们和百姓都面临一种"怪现象":即使实行了零差价,社区里的药还是要比外面的药房贵。一盒阿莫西林,零差价销售为6块5,不到一百米的药房卖6块甚至5块8,老百姓怎么想?我一个人大呼"试行成功了"不是自欺欺人么?
山西晚报:对,百姓认为自己受骗了。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
侯彦:真相是,我们确实在做零差价。因为但凡大一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不靠药费盈利。
目前,大家都不愿意实行零差价,因为这牵扯到体制改革和企业转型问题。这么说吧,现在省内的公立性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半数以上都是"两套牌子,一套机构"。说通俗点儿,就是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背后还托着一个中小型医院。中心和医院的经营者是同一个人或者一套领导班子,甚至中心的药房就是医院的药房,这样把钱放在一个锅里算,领导这边要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那边还要在中心免收药品利润,不可能实现。
山西晚报:那你是怎么做的呢?
侯彦:坝陵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身是山机医院。2003年中心刚成立的时候,也是两个牌子。患者少,日子不好过,我们也钻了一段时间空子:在既是医院又是社区的机构做手术赚钱。除了开颅、开胸、胰十二指肠等难度系数高一点的,一般手术我们都能做。为的是用医院的技术贴补中心。
时间不久,我们就刹车了,因为我意识到这样势必将中心拖垮,特别是不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设置要求。同年,我们对中心进行了完全转型,摘掉山机医院的牌子,轻装上阵,用原来的技术、场地和人才,全心全意经营社区。现在,这样的机构在全省也是屈指可数。
山西晚报:如您所言,转型成功了,但即使在这样"成功"的机制下,零差价还是没有实现。
侯彦:在这一点上我很惭愧,或者说,有苦难言。我来给你算一笔账,一盒药我5块5进的,原来卖6块,零差价后卖5块5,但百姓受益大吗?不大。因为医药公司卖给中心的药价本身就不便宜。
为什么不便宜呢,一是进货渠道的问题,这个就不多说了。还有就是不能形成规模,相比于大药房,中心的每次进药量比较少,正规药商自然要以高于药房的价格出售。如果政府在这个时候正确引导,打通统一配送渠道,进行药价招标,同时鼓励更多中心"抱成团",实行零差价,统一购进低价药,靠低价卖出吸引患者,何乐而不为呢?因此说,在现阶段,零星几个中心实行零差价,不成气候,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营销的手段。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社区医疗服务最终要回归公益,这也是社区医疗机构的责任。
山西晚报:"零差价"的提法到底好不好?能长久吗?
侯彦:我认为老百姓的生存哲理很实用:同样的东西,省钱了,就是好。但是现在有个怪现象,就是有些基层单位被政府惯出了坏毛病:只要给钱就干,不给钱不干。
拿零差价来说,一分钱不挣卖给患者,那我中间的差价谁来补呢?大家都看着政府。但事实上,政府每年都在按服务居民的人头来拨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还有租房补贴。拿我们中心来说,一年30多万,不算多,但支出我们这里40多个医护人员的工资没有问题。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诊疗费、仪器检查费,残疾人康复理疗服务费等,完全可以正常运转。特别是近年来我们自己想办法,开设了名老中医进社区、家庭医生上门等质优价廉的服务,每日的患者数量由2004年的日平均二、三十人到现在的一百六十多人,患者多了,收入自然就上去了,这才是长期效益。只要进入良性循环轨道,零差价没有理由不长久。
山西晚报:有人说,中心的药价是暴利?
侯彦:暴利谈不上,但利润肯定是有的。按照国家规定,医疗机构内出售的药品,价格都应该控制在15%以内。但是由于面临"吃不饱"的生存难题,相当多的中心都在"以药养医",药价不规范,个别药品的利润要达到40%-50%左右。
什么是药品零差价?打个比方,进价10块钱的药,卖10块是零差价,卖10块5就不是了吗?对百姓而言,零差价不是便宜了块儿八毛,对企业的发展来讲,零差价也不该是一个噱头。它应该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操作体系,优化医疗资源,规范进货渠道以及政府推出可行性的制度支持,而不是政府对中心一味地限制,无原则的承诺,中心以懒人的姿态自居,伸手等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回归公益,在政府的引导下,要自己找路子,图生存。在这一点上,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百姓一样,充满期待,拭目以待。